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你的位置:利盈主管 > 新闻动态 >

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被志愿军击毙的韩军联队长, 事后被追授准将

发布日期:2025-08-16 06:38    点击次数:155

话说在朝鲜战争中,被我志愿军所击毙、俘虏的韩军联队(相当于团)以上军官其实数量并不多,而且由于资料有限,有些时候我志愿军甚至都不知道取得了这样的战果,在第三次战役中被击毙的韩军第2师团32联队长权东赞就是其中之一。

权东赞(권동찬),1919年2月15日出生于江原道铁原郡东松町,1936年3月从铁原公立小学毕业后,进入京城(汉城)地方法院铁原分院实习,仅一年后就被提拔为京城地方法院检察署检察长,而此时权东赞不过是个才18岁的小毛孩。能在日本殖民当局统治下获得如此地位,很让人怀疑权氏一族是否有什么过硬的亲日派背景。

权东赞

1940年7月,权东赞被旧日军征召入伍,在朝鲜半岛上当了三年无所事事的国民兵后,退役回家并被安排在很有油水的铁原税务所任职。二战末期,受严重国内外局势的影响,权东赞被旧日军再度征召,并被派往伪满洲国,担任伪满国民青少年特别训练所的区级司令,负责对所辖区内的伪满洲国朝鲜族青少年进行军事训练。

1945年8月,苏联红军解放中国东北后,权东赞也不得不向苏军缴械投降,并被遣返回其老家铁原郡。此时刚成立的铁原郡人民委员会正在召集参加过旧日军的本地青年组建治安警备队,权东赞虽然也曾一度加入警备队,不过由于长期接受了日本殖民当局的右翼奴化教育,他对于部队内部的左翼思想教育非常抵触,便干脆和家人一起越过三八线逃亡韩国。

1946年2月20日,因为有过在警备队服役的背景,所以权东赞也被征召入刚组建的韩国国防警备队第7联队,七个月后,头脑比较聪明的权东赞又考入韩国陆军士官学院二期,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后,于12月14日被授予陆军少尉军衔,军号10180。1947年1月,权东赞被分配到国防警备队第5联队,担任小队长(相当于排长),因为在围剿南方游击队的作战中屡立战功,而先后被提拔为中队长、大队长副官。

1950年3月,权东赞被任命为韩国国防军第1师团11联队少校副联队长,两个月后又被提拔为中校副联队长,第1师团长即被韩军吹捧为“军神”的白善烨(백선엽,1920-2020)将军,他同时也是权东赞在第5联队时的老领导,而担任第11联队长的则是比权东赞小一岁的前日军军官崔庆禄(최경록,1920-2002)上校。

第11联队两任联队长崔庆禄、金东斌

朝鲜战争爆发后,韩1师团在临津江、开城一带稍作抵抗后,由于友军大部分溃散而不得不撤退。7月中旬,在撤退到尚州郡化宁场地区时,崔上校忽然跑来见白将军,说他的老领导金锡源少将已经被重新任命为首都师团长,在老领导召唤下,他决定跑去投奔。白将军听后感到很憋屈,但又无可奈何,只好命权东赞暂时代理第11联队长一职。

此时,人民军第15师团的两个联队正沿着977号公路穿越小白山脉直逼尚州,企图切断槐山的韩1师团和梨花岭的韩6师团之间的联系,然而他们的行动很快被赶来增援的韩17联队所发现。在韩1师团13联队的配合下,他们在华宁场首先伏击了人民军第49联队的先头部队,杀伤对方400余人。7月22日晨,权东赞指挥的韩11联队也赶到华宁场增援,并在美第24团炮兵的火力支援下,连续攻占华宁场外围三个山头,全歼人民军一个分队。

华宁场战役结束后,韩1师团奉命将尚州以北阵地交给美第24步兵团,随后全师团退往后方进行重新整编。虽然白将军对于权东赞更为熟悉,但考虑到他在四个月前才刚提少校,现在任命他为中校联队长实在有些不合时宜,所以最终上级任命已经溃散的原韩2师团参谋长金东斌(김동빈,1923-2002)中校担任第11联队长。

1950年8月初,在大邱以北的乐川-海平战役及多富洞保卫战,韩1师团11联队都屡立战功。8月29日,人民军的两个联队以坦克为先头部队,试图从八公山以北劈入多富洞,又再次被韩11联队击退。这些作战本都是由金东斌和权东赞联合指挥,但现在在韩国网络上关于权东赞的履历介绍中,为了抬高他的功绩,都声称这些防御战的胜利是由他指挥,甚至还把他代理韩11联队长的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一直延长到10月,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死者为大”吧?

韩军第32联队军旗

1950年11月7日,为了应对已经进入朝鲜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韩国国防部紧急新组建了一批二线部队,其中就包括11月13日在汉城城东工业高中组建的韩2师团32联队,权东赞被任命为该联队的联队长,白基千(백기천)中校担任副联队长。起初,权东赞手中只有44名军官、78名老兵,之后又陆续接收了来自第1、2游击大队的40名军官、1111名士兵及来自汉城预备队的两批共1495名新兵,使得联队三个大队的架子总算是搭起来了。

第32联队组建后,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紧张训练,顺便清剿在战线后方活动的人民军游击队。此时(12月中旬)中朝联军已经将战线推进到三八线附近,为了阻击中朝联军,司令部设在杨平郡的韩军第3军团将其指挥的第2、5、8师团布置在加平以北地区,其中第32联队被布置在万石桥里以东地区,位于第2师团防区的右翼,与第5师团防区左翼接壤。

1950年12月31日下午五点,在经过了半个月的准备工作后,中朝联军正式发起第三次战役,其中布置在左翼的志愿军第42军124师,在炮兵第44团的火力支援下,多次突破韩32联队的阻击,于次日中午12点前出至韩2师团防线后方的石长里地区,切断了韩32联队的退路。由于通讯被切断,作为预备队增援韩32联队的韩31联队,没有收到退路被切断的情报,还是依照原计划进行增援,结果与韩32联队一起落入志愿军的包围圈中。

此时,权东赞正待在加平郡以北的面都大里一处民宅内的第32联队3大队指挥所内,在得知退路被切断后,他立即决定率部向南逃窜,结果陷入被志愿军第42、66军前后夹击的困境中。在突围作战中,韩32联队3大队的部分前卫中队官兵得以顺利逃跑,但由权东赞亲自指挥的3大队还是没能逃脱。眼看手下官兵兵败如山倒,权东赞也失去了继续战斗的信心,在留下一句“我宁愿死,也不愿成为敌人的屈辱俘虏”这样的豪言壮语后,便毅然举枪自尽,终年32岁。

第三次战役中的加平郡

权东赞自尽后,于1952年6月16日被韩国政府追授太极武功勋章一枚,其军衔也得以连升两级成为准将。1961年3月1日,权东赞的遗体又被转移至首尔铜雀洞国立显忠院将军墓安葬。由于相关资料上的缺失,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军的抗美援朝战史中都没有提及,志愿军在第三次战役中曾击毙过这样一位被追授准将的韩军联队长。



我的网站